close

胃潰瘍療法          彭興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早在1893年,就有文章提到胃裡有細菌。另有一篇在1940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提到,鉍(bismuth)似乎能治癒某些潰瘍。

      1982年春天,一位澳洲醫生──巴里˙馬歇爾(Barry Marshall)依慣例用夫喃硝胺(ranitidine)和甲腈咪胺(cimetidine)之類的抗酸劑為病人暫時緩解不適和疼痛,可是病人在停止吃藥後,在半年內有50%可能會復發,而在兩年之內會復發的機會更高達95%。

      同在一個醫院的病理學家──羅賓˙華倫(Robin Warren)在胃潰瘍患者取出的活組織中發現螺旋幽門桿菌;於是他們針對一百名患有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或非潰瘍性胃炎的病人進行研究。在患潰瘍的病人當中有87%帶螺旋幽門桿菌,而胃炎患者或健康人的活組織中則從未發現。後來馬歇爾發現單用鉍(bismuth)治療效果不彰,於是配合抗生素──甲硝噠坐(metronidazole),雖然部分病人在接受這種療法後,會發生腹痛和腹瀉;然而,有將近70%的病人連續幾個月都沒有再受到潰瘍或胃炎的折磨,也沒有出現細菌感染的跡象。

      1992年,曾對上述療法抱持懷疑的格拉姆在「內科醫學年報」發表論文,報告他對109名潰瘍患者所作的兩年研究結果。他發現,合併使用抗生素、鉍和夫喃硝胺的療法,能把95%的胃潰瘍患者和74%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治癒;而光是使用夫喃硝胺,則只能將12%的胃潰瘍患者和13%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治癒。另有研究人員發現螺旋幽門桿菌和胃癌關係密切。

 

      上文是由1993年十二月的讀者文摘中摘錄下來的,有興趣者可自行參閱全文。下文則是我個人的淺見,如有謬誤之處,請不吝指正。

 

      關於螺旋幽門桿菌與胃潰瘍的因果關係,前文認為胃潰瘍是螺旋幽門桿菌造成的,但是無法解釋在患潰瘍的病人當中,僅87%帶有螺旋幽門桿菌,若胃潰瘍是螺旋幽門桿菌造成的,應該百分之百要發現螺旋幽門桿菌;我以為胃潰瘍是因,先得到胃潰瘍後,造成適合螺旋幽門桿菌繁殖的環境,這可以解釋在患潰瘍的病人當中,有87%帶螺旋幽門桿菌,因其餘的13%尚未發展成適合螺旋幽門桿菌的繁殖的條件。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抗生素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,因為殺死螺旋幽門桿菌,只能讓胃潰瘍得到緩解而不能治癒。

      為什麼單用鉍(bismuth)治療效果不彰呢?主要是沒有正確的運用(請參閱「良藥不必苦口──氣能共振療法說」一文),另外又沒有將造成胃潰瘍的因子去除,也就是工作壓力、飲食、衣著、寢具、建材、地氣…等(請參閱「睡出來的憂鬱」…等文)。所以鉍(bismuth)只是與這些負面的因素抗衡或抵消,並非靠藥理在運作,況且吃的份量有限,僅停留在體內時有效,排出體外就失去作用,這也是另一種資源的浪費。因為我發現只要將造成胃潰瘍的因子去除,再配戴含有高含量鉍的陶瓷,如此一來胃潰瘍就可不藥而癒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ng26214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