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第四章   「氣」與「生活」的關係     彭興隆

  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「氣」與「食」的關係

 

「氣」對水的作用,我們已在第二章第一節中提及,而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依「氣」的觀點,亦可分成下列三類:

 

一、含有「好氣」的食物:

    此類食物能發出較強的「好氣」,我們食用此類食物,除了它本身的營養以外,就要看它的「好氣」有助於哪一個內臟、器官、經絡或心理,當然最好的「好氣」是全方位的,它能全面的提升我們身心的「氣」(能量)。

 

    我們所說含有較強「好氣」的食物與一般人所說的鹼性食品有許多共通性,但是鹼性食品並非以化學或味覺的酸鹼性來區分,化學法是判定其所含有較多的鹼金屬(鉀、鈣……)為鹼性食物,故梅子、金桔、金棗、檸檬、「好氣」的穀物與水果所釀製的醋……均屬鹼性食品;若所含的硫、磷高於鹼金屬則稱為酸性食物,牛、豬、羊…等獸類屬之。

 

    茲將含有「好氣」的食物概述如下:

1、草本植物的種子或其榨出的油:

     芝麻、蕎麥、苜蓿、再來糙米(秈稻)、葵瓜子、南瓜子……等。

 

2、草本或藤類的塊莖或塊根:

     葛根(山豆根)、胡蘿蔔、牛蒡、洋蔥、大蒜、地瓜……等。

 

3、果實:

     枸杞、櫻桃、草莓、蘋果、柳丁、檸檬、南瓜、胡瓜……等。

 

4、果仁或由其榨出的油:

     核桃(胡桃)、腰果、杏仁、桃仁……等。

 

5、植物的葉片:

     印度甘茶、白鶴靈芝茶、土產番石榴葉、明日草葉(明日葉)……等。

 

6、菌類:

     香菇、柳松菇、蠔菇、杏鮑菇、靈芝……等。

 

7、淡水或海產藻類:

     綠藻、藍綠藻、海帶、紫菜、石蓴、裙帶菜、髮菜……等。

 

8、含有豐富卵磷脂的食物:

     蛋黃、大豆、小麥胚芽、鰻魚……等。

 

9、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:

魚肝油、貝肝油、魷魚油、深海鮫魚油、鰉魚魚油、鱉油、鰻魚油、葵花子油、茶油……等。

 

10、含有高密度脂質蛋白膽固醇的食物:

      新鮮的海產蝦類、蟹類……等。

 

11、其他種類:

      楓葉糖漿、蜂蜜、蜂王乳、乳酸菌、花粉、各種酵母……等。

 

上述各類食物可歸納出幾項特點:

1、含有荷爾蒙:

  荷爾蒙能調整與內分泌有關的病症,例如有些婦科疾病與其荷爾蒙的失調有很大的關係。

 

2、含有各種維生素或微量元素:

  雖然它們在體內含量非常低,卻是有些器官、組織的組成成份,或代謝運作時不可缺少的成份;例如血液中含有鐵,鉻、釩與糖尿病有關,維生素K與甲狀腺有關,維生素P與血管有關。

 

3、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或含有高密度脂質蛋白膽固醇:

  此二者均有助於將對人體有害的過量低密度脂質蛋白膽固醇(家畜屬之)排出體外,防止心臟病、血管硬化、高血壓等疾病的惡化並改善之。水產品之魚類、海獸類其膽固醇即屬於高密度脂質蛋白膽固醇,所以只要新鮮,不但無需顧慮我們血液中有害膽固醇的增加,反而會將之代謝出體外。

 

4、含有豐富的「有機鍺」:

  它能供給我們額外的能量,並可增加血液的攜氧能力,而預防癌症發生。

  

   我們日常若能均衡食取上述食物,必能達到食療、保健的效果──增強抵抗力,大幅降低生病的機會。萬一生病了,一定要給醫生診斷,千萬不可迷信上述食物或由其製成的健康食品。

 

  除此之外,保存食物的容器也十分重要。如果將食物置於可放出「好氣」的容器中,則較能長時間保持鮮度,並可促進麵糰的發酵與水果之熟成……;相反的,如果用「邪氣」的容器來存放,就比較容易腐敗變質,麵糰較不易發酵,水果不易熟成甚至不會成熟……。

 

  最後,上述食物應該與它的等電點有關。許多物質在水中會溶解而呈現兩性離子,每一種物質在特定pH值當中其兩性離子會達成平衡,當pH值高過其等電點時有利陰離子形成,當pH值低於等電點時則有利陽離子形成。

 

二、不含「好氣」的食物:

 

  此類食物所含的「氣」對我們沒有好的或壞的影響,但在營養學上來說,它們所含的某些成份也是不可或缺的,所以我們不能將此類食物屏除在正常飲食之外。有些不含「好氣」的食物其營養上的重要性並不亞於「好氣」的食物。

 

三、容易造成「邪氣」的食物:

 

  也就是容易造成酸性體質的食物,一般說來,這類食物的分子鍵結比較長,不容易完全被分解吸收,或者需要消耗較多的能量,因而加重身體負擔。

 

  以蛋白質為例,其消化的難易依序為家畜、家禽、水產動物、植物,也就是在分類學上愈高等的生物,有愈難被消化的趨勢。

 

  碳水化合物則以鍵結較長的澱粉──多醣類較難被消化,其次為蔗糖、雙醣-果醣、單醣-葡萄糖。

 

  油脂類以飽和脂肪酸較不易被消化,如動物性油脂的牛油、豬油、雞油,植物油如椰子油、棕櫚油。

 

  所有過度加工的精緻食品都屬於會造成酸性體質的食物。

 

  然而並非所有會造成酸性體質的食物一點都不能吃,只要了解它們的特性,適量食取,或經過特殊的加工烹調,或運用能發出「氣」的炊具來烹調(如陶瓷鍋),或添加有「好氣」的蔬菜作配料(如洋蔥、大蒜……),或加天然酵素慢火燉,來幫助肉類分解以利我們的吸收。

 

  至於豬油……等飽和性油脂則可用來油炸食物,因其較耐高溫且安定性較好,不易變成過氧化油脂,較不易致癌。澱粉與其他多醣類若經過充分烹煮,可以分解成較小的分子而有利於吸收。

 

  許多祖先流傳下來的烹調方法,往往有很好的效果,例如:用陶瓷鍋燉肉、炭烤食物、用瓦甕烤地瓜、以小石粒與栗子共炒…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ng26214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