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氣」與「育」的關係     彭興隆

 

    「氣」對「教育」的影響,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沒有教育方針、師資、教材來得直接與重要,而這些都屬於施教的一方;至於受教的一方,則與學生的資質與學習環境有關,這和「氣」的關係就密切了。

 

    一般說來,學習能力除了先天遺傳外,後天環境──「氣」的影響絕不容忽視,因為「氣」會直接影響記憶、思維與學習態度。

 

    腦細胞遠比其他細胞脆弱,所以需要又圓又厚的頭骨來保護,而且需要大量的氧氣,通常只要缺氧三、四分鐘就會造成腦死。之前的章節已談過「氣」可增加代謝效率及血液供氧能力,也就是能供應腦部充分的氧氣,進而增加記憶力,思維會更縝密,性格也更形開朗,更能引發學習的興趣。

 

    有報告指出,我們平時只能吃七分飽,且不能吃太多甜食,因為這些都會加重腸胃負擔,而導致腦部缺氧。如果吃得太飽,總是昏昏欲睡,提不起精神,另外過度肥胖與過度運動也會產生這種現像,原因就在這裡。

 

    腦部是否得到充分的休息,和睡眠時間長短並沒有直接關係,倒是和睡眠品質有絕對的正相關。

 

    在好地氣越強的地方休息,越能熟睡,此時不但腦部能得到真正的休息,連身體也能得到額外能量的補充。所以真正的熟睡只要極短的時間就能消除疲勞,得到充分的休息,我們稱之為非萊姆睡眠。

 

    相反的,如果在「邪氣」越強的地方和寢具上睡覺,則越無法熟睡,也就是處於淺睡──萊姆睡眠狀態。此時腦部得不到真正的休息,因為仍可測得腦波在活動,眼球偶爾會轉動,經常容易做夢,再加上能量大量消耗,所以每天無法自動起床而依賴鬧鐘,且睡得愈久愈覺得累。長期下來自然記憶減退、思維遲緩、個性頑固、脾氣暴燥、對事物的學習興趣降低;更嚴重的還會想不開,為一點小事鑽牛角尖。這些都是氣虛、阻塞的現象。

 

    但整體上來說,這種現象發生在小孩子身上的比例較小,因為他們先天之氣仍十分旺盛。但隨著年齡增長,如果不注重後天「養氣」的話,「氣」自然會逐漸阻塞,而造成老化現象或慢性病。

 

    所以,在一般的教育科目之外,更需要規劃一套「氣」的教育,才能發揮「加乘」的效果。

 

「氣」與「樂」的關係

 

    以往人們的休閒都在戶外進行,當然可以吸收天、地自然之氣;反觀現代人生活在擁擠的都市中,難得有戶外活動的機會,甚至連休閒活動也大都在室內進行一些傷神耗氣的活動,如看電視、電玩、卡拉OK、打牌……等。

 

    即使在室內打各種球類,雖算得上是疏通筋骨,促進血液循環,但如果運動過度,或在「邪氣」之地上運動,則會產生長遠而不自知的傷害。除非能確定場地本身有好的地氣,或經由人為改善,否則寧可在戶外進行,如此才能吸收到「天之氣」,而達成運動養生的功效。

 

    所以我們應盡可能適量做些戶外活動,但切記,過猶不及。更何況現在大氣的臭氧層愈破愈大,到達地表的紫外線逐年增加,若接受過多直射陽光的話,除了會灼傷皮膚外,還可能得到皮膚癌。

 

    另外,如果想在寒冬享受日光浴,那麼最好選擇紫外線最弱、紅外線最強的黎明或黃昏,或者讓陽光透過玻璃,因為紫外線無法穿透一般玻璃(但能穿透水晶玻璃或水晶)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ng262142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