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就會抗癌 罹癌醫師的科學觀點
醫學博士大衛.賽文 - 薛瑞柏著 莊安棋譯(時報出版ISBN 978-957-13-5145-2 )
- Nov 23 Sat 2013 02:05
自然就會抗癌 罹癌醫師的科學觀點 醫學博士大衛.賽文 - 薛瑞柏著 莊安棋譯(時報出版ISBN 978-957-13-5145-2 )
- Nov 23 Sat 2013 02:04
談『 好轉反應』 轉載醫藥週報
- Nov 23 Sat 2013 02:03
死亡並非結束
死亡並非結束 彭興隆
一般人都會認為死亡就是人生的結束,沒錯!它是肉身的結束,但不是靈魂與意識的結束。你沒有死亡的經驗又如何得知呢?因為我周遭的朋友中就有靈魂出竅的經驗,下列幾種狀況有可能會發生:(一)突如其來的驚嚇或車禍的撞擊(二)深度的手術麻醉(三)極度的疲勞(四)靜坐時極度的放鬆(五)瀕死的經驗(六)刻意的修練。他們有一共通點足以證明是靈魂出竅而非幻想,因為他們可以從上方看見、聽見週遭人們的對話與看見自己的肉身,並於事後證實無誤。這足以證實靈魂與意識是無須依附於肉身可以獨立存在於這虛空中,由此推論當人們的肉身死亡以後,我們的靈魂與意識並沒由隨之死亡,而繼續存在於這虛空中。那又為何只有上述的狀況或特定的人才有此經驗,而不普遍存在於一般人身上?
- Nov 23 Sat 2013 02:02
生老病死
生老病死 彭興隆
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嗎?不錯!生老死是人生必經的歷程,但是我們可以不生病嗎?我認為這是可能可以做到的,只是有一部份並非我們能掌握,那就是你投胎時那霎那的能階決定了,何時生病、生什麼病?甚至決定了是在媽媽懷孕時流產或死產。難道這些都是定數,不能改變嗎?不!雖然這是前輩子帶來的,但也絕非是不可改變的。在我們不能自主之前當然要依賴父母的修行(能避免懷孕時流產或死產),來帶領我們以後能走上自主修行之路(能避免生病)。
- Nov 23 Sat 2013 01:58
骨刺的食療
- Nov 23 Sat 2013 01:44
用尋龍尺來探討電磁對人的影響
- Nov 23 Sat 2013 01:38
糖尿病患者與想減重者的福音﹝一﹞
糖尿病患者與想減重者的福音﹝一﹞
GI值在65以下即符合「低GI值均衡苗條餐」的標準,除了參考GI值之外,熱量也不可輕忽。醣類食物會使血糖增加而促進胰島素分泌,在醫學上我們用「生糖指數」來判定食物中的醣類對胰島素分泌效應的高低。消化後分解較快的醣類有較高的GI值,會造成較快且較高的血糖反應;低GI值因其較慢分解醣類,會緩慢的把葡萄糖釋入血液中。GI值是Glycermic index的縮寫,稱為「生糖指數」。
- Nov 23 Sat 2013 01:35
糖尿病患者與想減重者的福音﹝二﹞
- Nov 23 Sat 2013 01:29
糖尿病患者與想減重者的福音﹝三﹞
- Nov 23 Sat 2013 01:21
糖尿病患者與想減重者的福音﹝四﹞